教育教学
郑州一中“主体课堂”实验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发布时间:2013-06-11
0

郑州一中“主体课堂”实验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陈琳

 

2009年年末朱丹校长公开提出“主体课堂”教学理念开始,我在学校领导、教科室领导、教务处领导及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在全校上了三次观摩课,对主体课堂有了基本的认知和体会。20102011学年,学校正式成立了四个主体课堂实验班,把主体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由探讨交流阶段正式推向常规课堂教学。

主体课堂一个最核心的内涵是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以生命活动的名义否弃真正的生命活动。以模拟生命活动来控制真正的生命活动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失去了学习者生命活动的支持。而纵观近二百年来的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规律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上升,而老师的主体地位则不断趋于缩减隐匿。我们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管理性的主体,但他不是教育教学主体,教育教学的真正发生的主体是学生自身,就本质而言,教学的真正发生的过程中,唯一的主体是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是为真正的主体服务的,是辅助性的。如何完成这一转变,我们认为首要问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和中心。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想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的角色必然会面临新的改变和定位。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体课堂”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有如下要求:

一、教师要具备开放的心态,以欣赏者的身份平等参与课堂

在学习《祝福》时,学生们一起探讨文章的主题,大家十分积极各抒己见,而讨论的内容也有一开始的文本浅层的内容延伸到更深刻的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平时默默无闻,但是那天在课堂上她起来发言,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解读了《祝福》的主题,说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而鲁镇的所有人正符合这一特点,所以鲁迅笔下的那个社会是个没有希望的社会。她还由此给我们讲解了尤涅斯库和他的《秃头歌女》。她回答结束后,班级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为她有这样的想法而激动和不可思议,而这时,作为老师也应该毫无保留地融入到这种赞美之中,并且更应该毫不保留自己的惊讶与欣赏。因为老师的赞美与肯定,不仅是对学生所回答答案的认可,更是对学生的新视野和新思维的肯定。这种肯定本身也是一种引导,它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有深度。

二、教师要深化文本解读,以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回答和争论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十分精心地备好一节课,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因为预设内容很多,迫于时间关系,我们总会时不时打断学生。以暴力的方式替学生完成了回答。实际上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态的一种破坏,其最终结果是学生可能在很用心地听、很用心地记,但他们对这个课堂系统在心理上是慢慢疏远了,直至不愿再主动参与。这就像有些鸟儿及其不情愿地离开自己熟悉的但却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一样。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有意识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模糊性的、争论性的探讨内容,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交流表达。比如对苏轼思想的认识,对荆轲的评价,如何看待鸿门宴中项羽的失败,以及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一种怎样的爱,《祝福》中谁最坏等等,可能这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关键的是他们是一些见仁见智的话题,拥有无限被延伸的可能。在你给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和时间后,这些问题就具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学生会产生各种观点,会交流碰撞,企图说服对方,于是课堂被无限放大。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后来是越来越主动,甚至把老师抛在一旁。所以,我觉得只要课堂的问题及视角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必然会吸引学生参与,这种参与既主动又有深度,这样的课堂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多元和谐的优秀课堂。

三、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以深入浅出地点拨学生、引导课堂

    不可否认,在我们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给学生足够自由的情况下,不同班级之间的课堂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因此他们的视角,他们的观点也必然杂乱的、多元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随时应对不同观点,不同内容的挑战,并且在面对两堂甚至更多不同内容的课堂时,能够巧妙地将它们引领到同一目的地,做到殊途而同归,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极高的智慧。

比如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在讨论《窦娥冤》时,第一个班在讨论过程中纠结于“蔡婆的态度为何摇摆不定”?大家围绕这个问题深入辩论。而到了另一个班,大家讨论的焦点则变成了“既然窦娥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子,为何还要立下亢旱三年的誓言,以致连累当地百姓受苦?这是否会影响的窦娥的形象?”大家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两堂一样的课,从学生讨论的情况看,似乎上出了不同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的目标和任务。实际上这部戏剧讨论的就是在黑暗的社会下,小人物悲惨而摇摆不定的命运,实际上两个问题都可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因此,这个时刻老师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了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老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广博的知识,因为学生会在什么问题上展开争论是无法预设的,老师一定要深度解读文本,从而能够从容应对每一堂中随时出现的不同问题。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 郑州一中官方公共服务微信号:zzyz_wx | 豫ICP备15033550号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182号 招生咨询电话:0371-67882269 办公室电话:0371-67882200 教务处电话:0371-67882208 扫码关注郑州一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