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会
"好支书"陈友凤 女村官21年情系“三农” 千方百计为乡亲谋福利
   发布时间:2016-03-28
0

  2014年7月9日上午,云南省会泽县迤车镇索桥社区办公室里来了个难缠的村民,5月开工的胡家沟采石场运输石料要走村里的路,协调给村民们一些补偿款,尽管多次协调,但还有3户工作没做通,一早来到办公室里的胡某,就是其中一户。之前索桥社区的副支书、村监会主任、副主任分别上门,做了3次工作都没做通,这次能行吗?

   一个衣着朴素,年龄50岁上下的妇女,与胡某对面而坐,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你对补偿款是没意见的,不就是想借这次机会,要求我们把你的建房证也办了吗?老哥我理解你的难处,但这是两件事,一码归一码……”耐心细致、晓之以理、公正且略带“犀利”的谈话,最终让胡某点头了,趁热打铁,她拿出纸笔噼里啪啦地算补偿款,一面又打电话叫来采石场老板,当面付给了胡某6680块零两毛的赔偿款……眼前这个其貌不扬,做事雷厉风行的女人,就是云南曲靖会泽县迤车镇索桥社区总支书记、主任陈友凤。今年56岁的陈友凤与全国的村官一样,既当农民又当干部,因为在家排行第二,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老二姐”。

1.乡亲哭着挽留的女支书 大男人都愁的难题她“啃”下来

  1995年,陈友凤经村民选举,当选索桥社区当副主任,当时还只会务农的陈友凤没想到,她的村官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1995到2002年期间,陈友凤先后担任索桥社区主任、妇联主席、社区支书等职务。2002年,与索桥社区邻近的中和村,两委班子几近瘫痪,上级想把有担当、能办事,群众们都信服的陈友凤从索桥调到中和村。

  “当时压力真地很大,中和村工作不好做,我就想着,大男人在中和都干不下去,我一个婆娘怎么行!”尽管有些不愿意,陈友凤还是来到了中和村,谁料就在上任的第二天就出大事了!

  当天村委班子的其他成员都下到村小组去了,只有陈友凤一个人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同事们刚离开半个小时,几个壮汉就手拿铁锹,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不分青红皂白就开骂:“你们这些贪官、赃官、狗官!今天来找你们算账!”

  尽管对方满口谩骂,但陈友凤还是好言相劝,请他们坐下来好好说,可那些人看都不看一眼,继续叫骂。平时性格就风风火火的陈友凤,使出浑身的劲猛拍了一下桌子,“我昨天才来,你们就说我是贪官,我吃着你们什么了?”

陈友凤(中)手把手教社区妇女对烟叶分级扎把。图片来源:曲靖文明网

  说完,陈友凤从人群中挤了出去,转身拿了把锁把大门一锁,又打了个电话给派出所。民警一到,几个壮汉只有乖乖地道歉,就这样,“老二姐”一个人把闹事的人都镇住了,“他们就是想给我个下马威,欺负女干部,我要让他们知道,女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风风火火地镇住了来找茬的村民后,陈友凤开始找问题的症结,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陈友凤了解到,尽管来闹事的群众有些不讲理,但却也情有可原,“上一任的两委班子不光不作为,还侵吞公款,村里水沟淤泥堵塞没人清,村组道路尘土满天没人管……”

  了解清楚症结后,陈友凤下决心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她带着两委班子,积极争取资金,把整个村小组的道路都修整好了,还协调接通水管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暴雨打坏了烤烟,她又积极为村民们争取到了40万余元的灾情赔款……

  几件实事干下来,村里人无不敬她、服她,就连最初来闹事的几个小伙子,见到面也都客客气气地叫声“老二姐”,还说“女人也能干大事!”

  2005年,陈友凤从中和村调回索桥社区任支书,很多乡亲都哭着挽留,不让她走!

2.拆迁、迁坟她花费心思 保障插秧她干脆睡野外

   2005年,时任迤车镇中河村支书的陈友凤,在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征地拆迁工作,而家乡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水利是索桥社区的中心工作,社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跃进水库引来的东、西支沟两条渠水,几千亩水田地处下游,每年用水时节,经常与上游的五谷村、箐口村为争水发生矛盾。  

  雨水多的年岁还相对好一点,一遇上干旱,争水的矛盾就会愈发尖锐,2011年旱情严重,在水尾上的索桥社区,群众纷纷为水难、为水愁。  

  “秧苗必须在小满以前栽下,再难也要保障乡亲们的用水!”为了防止上游的两个村把水堵了,也为了预防水流冲垮年久失修的沟渠淹到秧田,陈友凤和村小组长计家香决定睡到箐口村的水沟边,守着放水。  

  “点盘蚊香、拿个电筒,抗上两把板锄,背上草席、羊毛毡和被子,姐妹俩就睡在水沟边上!”陈友凤说,第一晚两人都没睡着,时不时地要起来看看坝上的水。天亮后,才发现不远处是一片坟地,陈友凤也没多想,让计加香回去补觉,另找了一个人来看守,自己则连家都没回,直接去村委会上班了。  

  然而吓人的事情还在第二晚,两人还是像第一天一样睡到沟边守着放水,疲惫的陈友凤躺下不久就沉沉睡去,凌晨两点多,计加香发现有个黑影朝她们一点点接近,她吓得使劲推搡陈友凤,被推醒的陈友凤赶紧抓过锄头,拿起手电筒,射向黑影。

  “是个疯子,衣服破破烂烂的,大半夜的,姐妹俩被吓得个半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坚强的陈友凤忍不住泪眼婆娑。然而第三天,陈友凤多叫了一个姐妹,三个女人依旧睡到沟边守着放水,直到第四天下大雨水量充足了,几个人才回了家。  

  “为什么不派别人去?你们是女人啊!”面对这样的提问,陈友凤说,“群众等水用,来找我解决,当了这个村官,我不去谁去?”  

  后来,陈友凤又积极争取县、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将年久失修的沟渠修成了“三面光”,加快了放水速度,人也不用再去守着放水了,彻底解决了全村162公顷农田灌溉难的问题。

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老二姐”(左)的身影。云南网记者 念新洪 摄

  “拆迁”这一热词,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拆迁之难一点儿也不过分。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苦衷,政府有政府的难处。而农村拆迁,更是联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毕竟,那几分土地、几堵红墙,是他们过日子的根本,让基层干部“挠破了头”。

  万般无奈之下,组织又想到了陈友凤。最后,陈友凤以大局为重,回到索桥。刚上任,陈友凤就开始了索桥村涉及高速公路的32户拆迁户的调查了解工作。

  尽管知道这些拆迁户中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但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也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房屋拆迁本就不易,迁祖坟就更难了。可这难办的事,又让陈友凤再次碰到。2013年,会昭高速公路启动改扩建工程、老国道213线启动柏油路改造工程,在索桥社区境内,因会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要迁坟93座,老国道213线改造工程要迁坟78座。征地、拆迁、迁祖坟的重任一下子又落到了陈友凤等社区干部的肩上。陈友凤带领社区干部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

   还有3座“无主”坟的搬迁,更是让陈友凤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听村上的长者说,这3座“无主”坟只认得叫冯家坟,但没听说其后人居住在哪里。为了找到“无主”坟的后人,陈友凤和班子成员分头找遍了迤车镇27个村委会的冯姓家人,还贴出了公示,都无人“认领”,可搬迁任务又迫在眉睫。最后,陈友凤召开会议,决定由居委会帮“无主”坟找地搬迁,并立碑刻文,在碑文说明搬迁原因。就这样,尽管没有“无主”坟后人的要求,陈友凤还是本着尊重墓主人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的习俗进行了迁坟。这些举动都被当地群众看在眼里,在她的感召下,另一座170多年前的“将军”坟后人,也一改坚决不迁坟的态度,把“将军”坟迁走。

3.管的“闲事儿”一箩筐 想送礼走关系“没门儿”

  2006年底,一个叫陈树民老人找到老二姐,要求落户索桥社区,并帮他解决生活困难。老人当时已72岁高龄,是索桥下街村人,14岁时离家外出讨生活,一直在广西百色市生活,之后老伴病故,女儿也失踪了,陈树民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只好辗转回到了老家。在确认陈树民的籍贯后,陈友凤将老人安顿在社区居委会里暂时住着,过完年后,她又亲自陪着老人来到敬老院。

  可陈树民没有户口,供养问题不好处理,敬老院有些为难,“你们先让他住着、吃着,如果申请不到补助,我们村干部负责出钱。”陈友凤拍着胸脯打包票。

陈友凤(左一)慰问孤寡老人张顺富(中)。图片来源:云南网

  接下来,为了给老人办户口,陈友凤多次到镇党政办、民政办、派出所等部门反映情况,奔忙了半年多,终于为陈树民办理了户籍手续,让老人得以在敬老院安度晚年。

  类似的“闲事”,当村干部的这些年里热心肠的“老二姐”管的还真不少——申请资金、发动捐款为孤寡老人张顺富建房,还帮他找工作;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遭遇火灾的徐华芬重新盖起了3间房屋;组织村两委班子多次看望家境困难、身有残疾的老人石老凹,为他送米、油、棉被等生活用品,并为其申请了农村低保……几年来,陈友凤共组织代办各类居民事务1500余件,化解调处矛盾140余件,个人共捐资7000余元为10余个困难群众解决困难,挽救了20余户濒临破裂的家庭。

  而对于送礼走关系,在陈友凤这里却是俩字——“没门”!

   2014年2月,村民杨某要建房,社区干部看了后,认为杨某选择的地基不符合规划,建议另选址建设。过了两天,杨某的母亲提了两条烟去陈友凤家,想要走走后门,不想平时热情和蔼的“老二姐”立刻拉下脸来,坚决不收!无奈杨某只得提着烟,悻悻地回去了。

  还有一次,一大早同事就看到陈友凤背着几瓶酒和几包茶叶,在路上匆匆地走,询问之下,一个村民昨晚趁她不在家,送了东西来,老婆婆不知情收下了,“我今早要把这些礼品背去还掉!”

  别说是“外人”,就是自家的亲戚,只要是不合理的要求,陈友凤也都是严词拒绝的!

陈友凤(右二)来到田间地头慰问老党员。图片来源:曲靖文明网

  2010年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到社区,找陈友凤要低保,老人好说歹说,她就是不答应,老人恼怒起来,大骂陈友凤。

  大家一问才知道,老人居然是陈友凤的亲舅舅!原来,低保户是由村民小组推荐的,陈友凤的舅舅虽然符合条件,但没推荐着,就想来找她,让她直接给个名额,但公平公正、讲原则的陈友凤,最终也没答应舅舅的要求。

  “当社区干部,一定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做得好事!”

  采访时,记者询问了“老二姐”的工资,“干得好有绩效的话,最多一个月也就2千出头!”

  2012年曾经有一个老板来到索桥,想要“挖走”精明能干的“老二姐”,帮忙看工地,活清闲、不操心,一个月3千块!就是自己种烤烟,“老二姐”一年少说也能挣5万多。

   索桥社区有25个村民小组、将近一万人,大小事情都得“老二姐”操心,这个岗位很累很操心,收入也不高,然而“老二姐”始终没有离开村官的岗位,她告诉记者,在自己这一辈,村里很少有女人能当上村干部,就是自己在35岁之前,也从来没想过会有机会做点家庭主妇以外的事情,“我就是要为我们女人争口气,也为村干部树立形象!”

  (本网根据《小村官的大情怀》、《会泽“老二姐”陈友凤》、《陈友凤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小村官 大情怀》《陈友凤:村民的“老二姐” 群众信赖的好支书等稿件和材料综合,感谢曲靖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 郑州一中官方公共服务微信号:zzyz_wx | 豫ICP备15033550号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182号 招生咨询电话:0371-67882269 办公室电话:0371-67882200 教务处电话:0371-67882208 扫码关注郑州一中微信公众号